摘要
青岛柯能集团联合黄海水产研究所、中国海洋大学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,阐明了溶血卵磷脂(LPC)对摄入高脂饲料的大菱鲆幼鱼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及机制,该研究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《Nutrients》。
本实验在高脂(16%)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%、0.1%、0.25%及0.5%的溶血卵磷脂(LPC0、LPC0.1、LPC0.25、LPC0.5),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。研究结果显示:在添加LPC的处理组中,肠道组织形态观察中没有出现固有层变宽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现象。添加LPC明显降低了TLRs(TLR3、TLR8、TLR9和TLR22)、MyD88和信号分子(NF-κB、JNK和AP-1)的基因表达。同样,不同水平LPC的添加也明显抑制了NF-κB和JNK信号通路下游因子(TNF-α、IL-1β、Bax、Caspase9和Caspase-3)的基因表达。这些基因表达结果表明了LPC对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。此外,高脂饲料中添加LPC也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,上调了短链脂肪酸产生菌、乳酸菌和消化相关菌的相对丰度。肠道微生物的功能预测结果表明,与对照组相比,饲料中添加了LPC的大菱鲆幼鱼在脂质代谢和免疫系统等通路上的相对丰度更高,而在代谢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通路的富集程度相对更低。总之,LPC可以通过TLR信号途径调控大菱鲆肠道粘膜免疫和机械屏障功能,并且改善了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。
(原文标题:Effects of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on intestinal health of turbot fed high-lipid diets)
1)LPC显著改善了大菱鲆肠道组织损伤
如图1E,F所示,在LPC0组的后肠中观察到混合白细胞的浸润,固有层增宽,以及排列混乱的微绒毛,但在添加LPC的处理组中未观察到这些症状。与LPC0组相比,添加了LPC的3个处理组的肠道粘膜皱褶高度(hMF)和粘膜肌层厚度(hMM)显著增加,而微绒毛高度(hMV)和周长比(PR)仅分别在LPC0.1和LPC0.5组发生明显增加(P < 0.05)(图2)。
图1 各组后肠组织形态观察
(A)、(B)、(C)、(D)的比例尺 = 500 μm,(E)、(F)、(G)、(H)的比例尺 = 50 μm。染色:苏木精伊红染色H&E。红星显示混合白细胞浸润在固有层(LP)中。MF:黏膜褶皱;MM:肌层粘膜;MV:微绒毛(黑色箭头)。
图2 肠道组织学测量参数
实验数据表示为平均值±标准误,不同的上标字母表示显著差异(p < 0.05)。MF:黏膜褶皱;MM:肌层粘膜;MV:微绒毛;PR:周长比。
2)肠道屏障基因表达表明LPC改善了肠道粘膜屏障功能
饲料中添加0.1-0.5%LPC显著降低了TLR3、TLR8、TLR9和TLR22的基因表达水平(P < 0.05)(图3A);LPC的添加显著下调了髓样分化蛋白88(MyD88)和TLR信号通路的下游调节分子,如IRF3、NF-κB、JNK和AP-1的基因表达水平(P < 0.05)(图3B);饲料中添加LPC显著下调IL-1β和TNF-α的基因表达,而0.1%和0.25%的LPC可明显下调IFN-γ的表达(P < 0.05)(图3C);饲料中添加LPC显著下调了促凋亡分子,包括Bax、Caspase-9和Caspase-3的基因表达水平(P < 0.05)。与LPC0组相比,添加0.1%和0.25%LPC的处理组中,PCNA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(P >0.05)(图3D)。
图3 溶血卵磷脂对大菱鲆后肠TLR信号通路和肠粘膜屏障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的影响
(A-B)Toll 样受体(TLR)、衔接蛋白和下游调节分子;(C)炎性细胞因子;(D)上皮细胞凋亡与增殖。实验数据表示为平均值± 标准误,不同的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(P < 0.05)
3)LPC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
每组四个样品共1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经过组装、质量控制和拼接,共获得1,008,526个高质量的有效标签,聚类为12,240个OTU,序列相似度超过97%。稀疏曲线和物种积累图结果显示,所有样品能满足测序深度(图4A,B)。文氏图显示,所有组别共有1228个OTUs,LPC0、LPC0.1、LPC0.25和LPC0.5组别中的独特OTU数量分别为584、906、1290和1534(图4C)。
门水平上,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,且在所有组别中,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仅次于它们。属水平上,前10优势菌属包括Mycoplasms、Ralstonia、Bacteroides、Prevotella、Fusobacterium、Alteromonas、Escherichia-Shigella、Alistipes、Faecalibacterium和Parvimonas(图4D、E)。与对照组相比,添加LPC的处理组中的Firmicutes与Bacteroidetes(F/B)的比例更低(P >0.05)(图4F)。α-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显示,添加0.25%和0.5%LPC的饲料显著提高了大菱鲆肠道菌群的丰富度(observed species、Chao1和Ace)(P < 0.05)。饲料中添加0.1%LPC虽也上调了丰富度指数,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(p > 0.05)。此外,在LPC0.25组中观察到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(P < 0.05)(图5)。
AMOVA检验的结果显示,补充LPC组的肠道微生物群落概况与LPC组有明显不同(分别为P = 0.026、0.006和0.028)。同样,PCoA图、NMDS图和UPGMA的结果显示,添加LPC的处理组的大菱鲆肠道细菌组成与LPC0组之间有明显的区别(图6)。
图4 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相对丰度图
(A)稀释曲线;(B)物种积累箱线图;(C)Veen图;(D-E)门和属水平的Top10;(F)厚壁菌门/拟杆菌门的比值。
图5 实验大菱鲆肠道微生物群的α多样性
实验数据表示为平均值± 标准误,不同的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(P < 0.05)。
图6 实验大菱鲆肠道微生物群的β多样性(PCoA图, NMDS图, AMOVA检验)
4)LPC上调了多种潜在有益菌的相对丰度
对肠道菌群进行了MetaStat分析,以比较所有组间属和种水平的肠道细菌的相对丰度。在补充LPC的组中,一些潜在的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,如Faecalibacterium, Pseudomonas, Blautia, Bacillus, Lactobacillus, Ligilactobacillus, Pseudoalteromonas, Parasutterella, Bifidobacterium等,都显著增加(P < 0.05)(图7A-C)。种水平上,饲料中添加LPC明显增加了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、Bacillus velezensis、Lactobacillus murinus、Lactobacillus lindneri、Anaerostipes hadrus、Roseburia inulinivorans、Weissella cibaria、Lactobacillus plantarum、Phascolarctobacterium faecium等的相对丰度(P < 0.05)(图7D,E)。
图7不同分类水平上各组间实验大菱鲆后肠的metastat分析
(A-C)属水平肠道微生物群中的潜在有益细菌:(A)短链脂肪酸生产者、(B)乳酸生产者、(C)消化酶产生细菌;(D-E)种水平上肠道微生物群中的潜在有益细菌:(D)短链脂肪酸生产者、(E) 乳酸生产者。*表示T检验结果显示LPC0组与LPC0.1,LPC0.25或LPC0.5组之间的存在显著差异(*P < 0.05,**P < 0.01,*** P < 0.001)
5)LPC在脂质代谢和免疫系统等通路上的相对丰度更高,而在代谢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通路的富集程度相对更低
根据PICRUSt预测的KEGG orthologies(KOs),热图结果显示,LPC处理组的肠道微生物在功能上与LPC0组有所不同(图8)。level 2中,与对照组相比,添加LPC的处理组中,能量代谢、脂质代谢、氨基酸代谢、内分泌系统、转录、细胞运动、信号转导、免疫系统和信号分子,以及相互作用等代谢通路富集,而核苷酸代谢、复制和修复、代谢性疾病、翻译和免疫系统疾病等代谢通路丰度有所降低。Level3中,与对照组相比,参与氧化磷酸化、丁酸盐代谢、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、甲烷代谢以及丙氨酸、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的基因在添加LPC的处理组中表达相对更丰富。然而,与LPC0组相比,DNA复制蛋白、核糖体、氨基酸tRNA生物合成、糖酵解/葡萄糖生成、氨基酸相关酶、嘧啶代谢和嘌呤代谢等功能的相对丰度在LPC处理组中降低。
图8 基于level 2(A)和level 3(B)KEGGs的功能预测结果
1) 饲料中添加0.1-0.25%LPC对摄入高脂饲料的大菱鲆肠道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。
2) LPC可以通过TLR介导的NF-κB途径参与调节大菱鲆肠道的免疫,以及TLR介导的JNK和p38信号途径调节机械屏障。
3) 大菱鲆肠道微生物对饲料中添加LPC 积极响应,对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具有正向的改善作用。